美克生能源劍指用戶側儲能萬億賽道 儲能科技戰略 2.0 時代首度揭曉
零碳賦能,儲鏈未來 ——9 月 8 日,2023 年儲能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。滬上重點能源機構、區域重點用能企業、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匯聚一堂,圍繞儲能技術應用助推企業實現綠色轉型,助力上海產業升級,共謀高質量發展路徑。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阮力、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節能和綜合利用處處長黃捷、上海市松江區經濟委員會主任陳超、上海市節能協會秘書長徐君、美克生能源創始人兼董事長魏瓊、上海市靜安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頲與近三百位行業嘉賓、媒體出席活動。會上,美克生能源發布一攬子儲能科技解決方案,透露公司將以儲能數字化理念為核心,助推用戶側儲能提質升級,以新產品、新技術引領百行千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。
政企聯動 打造綠色能源“上海范式”
在“雙碳”戰略引領下,我國能源行業發展正駛上“快車道”,不斷提速。作為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風向標,上海也勇立于綠色低碳轉型的時代潮頭。
2022 年 7 月,上海先后發布上海市瞄準新賽道 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行動方案(2022-2025 年)》、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》。依據規劃,為確保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,上海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在 2025 年將力爭達到 20%。這一數字將在 2030 年進一步提升至 25%。由此,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正成為擺在上海全市面前的一道“必考題”。
據悉,本次儲能產業創新發展論壇由上海市經信委作為指導單位,上海市松江區經濟委、上海市松江區發改委、上海市靜安區發改委、臨港松江科技城為支持單位,上海市節能協會、上海市節能中心、上海市能效中心等主辦單位發起,聚焦于“雙碳“戰略實施的關鍵設備 —— 儲能,融合政、產、學、研、用為一體,匯聚產業、行業、企業等各界人士,共話儲能產業鏈協同發力,助推上海綠色低碳轉型升級,打造綠色能源的“上海范式”。
論壇上,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阮力在致辭中就指出,儲能作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,對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。期待通過本次活動,各企業、部門能持續推進技術創新,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,開發和優化適合上海應用場景的技術產品,推動產業結構低碳高端轉型升級,使未來的能源系統變得更加的智能化、網絡化、共享化和場景化,形成獨具特色的新生態。
而作為立足上海本土的儲能領域企業,美克生能源積極響應政府號召,牽頭承辦了此次活動。作為最早一批切入儲能行業的先鋒企業代表,美克生能源創始人兼董事長魏瓊在致辭中表示:“2018 年美克生初創時,上海工商業中還沒有儲能產業的類別,可以說美克生打響了滬上儲能‘第一槍’。5 年中,得益于上海的政策扶持、營商環境,美克生取得了非常快速的發展。美克生的發展歷程也可被看做我國儲能行業的縮影。5 年后的今天,儲能產業正逐步走向成熟。美克生將不忘創立初心,始終立足服務國家戰略的歷史站位,連同產業各方,積極為上海、乃至長三角區域綠色轉型升級助力。”
美克生能源創始人兼董事長魏瓊
儲能科技破解“雙難題”
儲能是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有效路徑和重要支撐,作為技術含量高、增長潛力大的全新產業,如何實現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?同時,如何充分發揮儲能作用,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?儲能科技或將成為破題關鍵。
活動當日,美克生能源總裁劉雙宇博士做題為“用戶側儲能商業模式創新及能源聚合管理”主題演講,美克生能源打造的一系列儲能科技解決方案重磅亮相,云邊一體、軟硬結合,可面向客戶提供安全運維、系統集成、資產投資、聚合增值等多元化的新型能源科技服務。
美克生能源總裁劉雙宇博士
“‘雙碳戰略’背景下,儲能行業發展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。此刻,誰能率先領跑,誰或將引領行業。”美克生能源總裁劉雙宇博士認為,當下,儲能在新能源時代的重要性越發明顯,業內各家企業競相爭艷。但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手段,敢于推出直擊市場、客戶痛點的產品、服務,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,甚至彎道超車。
成立伊始,就憑借“血液級”電池安全預診斷技術打開市場的美克生,也正在加速邁入儲能科技戰略 2.0 時代:以儲能數字化理念為核心,以電池安全預診斷技術為基礎,運用電化學算法、AI、物聯網、等前沿技術,打造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經濟的數字能源聚合服務平臺。
儲能設備如積木般靈活搭建在各地、企業管理方一臺電腦就可掌握旗下所有設備能源使用情況、工廠生產不再“看天吃飯”、可實時靈活調節電力使用策略………… 這些曾看起來遙遠的未來,在美克生儲能科技戰略 2.0 的助力下,正照進現實今生。
探索工商業儲能發展新路徑
一張電力網絡,關乎百姓民生,攸關企業經濟生產,更孕育著龐大的產業生態。據數據顯示,到 2025 年,上海儲能裝機容量預計可達 1.2GWh,市場規模可達 200 億元。但目前儲能市場服務仍舊集中于電源側和電網側,工商業側僅占 10% 左右。
不過,市場未被充分服務的背后卻是企業對于綠色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。眼下,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,對外,需面臨電價、能耗雙控等外部壓力;對內,又需克服成本控制、增加收益、保證安全生產等一系列挑戰。有業內人士直言:“‘雙碳’大背景下,各行各業正加快低碳轉型升級步伐。但資產設備投資過重、內部數字化能力及水平有限,都難以支撐大部分企業依靠自身能力完成轉型升級。”
2023 年伊始,美克生能源發起“三百工程”計劃,正是為解決企業困境,探索工商業側儲能發展的新路徑。“三百工程”即利用百億綠能基金,鏈接百位生態伙伴,從而打造百個零碳園區。在此過程中,美克生能源提供從投資、建設,到運營、運維的一體化全鏈路服務,全面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,實現低碳轉型發展。
以近期“三百工程”落地的浙江某塑料領域龍頭企業為例,美克生可為企業提供電力資源靈活調節、后備生產電力支撐、數字能源體系管控等一系列服務。據統計,這套“儲能 + 數字化”的組合拳每年可為企業節省約 50 萬電費支出,帶來近 800 萬的全生命周期收益。
在演講中,劉雙宇博士透露,自計劃推出兩個季度以來,“三百工程”已累計落地超 20 個城市,簽約儲能項目超 300MWh,覆蓋水泥、化工、橡膠、鋁合金、鋼鐵等各類高耗能領域。在剛過去的 8 月,就有 10 個“三百工程”儲能項目在短短一個月內,在長三角多個城市成功并網。未來,美克生將堅持儲能科技戰略 2.0,以一攬子儲能科技解決方案,全面助力千行萬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,用新技術、新產品,引領全球能源的新未來。
廣告聲明: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(包括不限于超鏈接、二維碼、口令等形式),用于傳遞更多信息,節省甄選時間,結果僅供參考,早報網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。
隨便看看:
網友評論:
推薦使用友言、多說、暢言(需備案后使用)等社會化評論插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