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鍵啟動糞污清掏利用 海南加快打通農村改廁“最后一公里”
新海南客戶端、南海網記者 易帆
“你看,只要把電閘拉上去就能實現一鍵啟動糞污清掏,省錢又省力。”近日,文昌市東閣鎮大寶園村委會大村村長陳智通向記者說道,隨著陳智通家糞污收集池電閘拉起,安裝在糞污收集池旁的抽水馬達立即運行起來,僅幾分鐘糞池便完成清掏。陳智通介紹,在抽水馬達的作用下,農戶家的糞污順著管道統一收集到村里的糞污收集池,這些糞污不僅可以對村集體種植的35畝地進行自動澆灌施肥,實現資源科學化、有效化利用,還可以被農戶自家田地利用,一舉多得。
陳智通說,以前大寶園村的農村戶廁大多存在滲漏等問題,造成土壤、地下水污染,“廁所革命”開展以來,政府補貼對農村戶廁進行標準化改造,滲漏的問題得到了解決。農戶家的廁所改造好后,大寶園村因地制宜,通過在幾個自然村之間鋪設管道,利用電動馬達將農戶家的糞水抽至集中的化糞池。這為農戶省去了糞污清掏的麻煩,還能把糞污收集起來加以利用。“采用這樣的模式,農戶省下了清掏的費用。”陳智通說道。
文昌東閣鎮副鎮長李明龍介紹,大寶園村委會大村村啟動“廁所革命”以來,已改造完工28戶。“廁所革命”大大降低了農戶的糞污清掏成本,由原來的一次約200元降至僅需0.3元的電費。同時,利用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,每年為村民種植基地節約15%的肥料成本,壯大了村集體產業,有力帶動農民產業增收,目前已累計增收十余萬元。同時,東閣鎮還建立“村+組+戶”的三級管理機制,由村委會對項目進行實施、監管,村民小組具體布局自動化項目實施路線圖,改廁戶嚴格按照自動化操作流程,定時完成對本戶糞污的抽取,并做好自家泵機的管護工作。
文昌市住建局村鎮室負責人李瓊燦說,大寶園村委會的農村改廁模式經驗實現可復制可推廣,當前文昌正向具備條件的鎮推廣大寶園村委會的農村改廁模式。“今年文昌還將大力推進農村改廁工作,一是推進新的改廁任務落實到位,二是組織回頭看,對2019年以來的農村改廁工作進行巡查整改,把農村改廁工作落到實處。”李瓊燦說。
今年是深入開展農村改廁“提質年”,前不久,海南省住建廳開展農村新改戶廁質量大比武活動,并舉辦全省2023年農村改廁“提質年”暨質量大比武培訓班,將其作為促進新改戶廁質量提升的抓手之一。
據悉,省級大比武活動將于9月開展,參加大比武的隊伍主要有全省18個市縣(不含三沙),大比武不設擂臺賽,比武方式主要由廁所革命推進辦成員單位及市縣業務骨干組成,通過進村入戶實地察看等方式進行評分。比拼的事項主要是“三比一看”,即:比方案、比質量、比管護、看實效。
海南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大比武活動通過以比促查、以查促學、以學促干,推動改廁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和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,全面提升農村改廁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,不斷提高農民群眾對農村改廁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,確保“改一戶、成一戶、用一戶”,好事辦好、實事辦實。
為打通農村改廁“最后一公里”,海南省住建廳還將改廁的在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,按管住“出口”,確保不向外排污,切實抓好農村廁所糞污治理。完善、落地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制,加大糞污資源化利用力度,加強清掏管理、鼓勵企業參與清掏、引導農戶自我清掏,就近就地就農利用。積極探索更加實用的政府補助農戶適當付費機制。管護機制方面,堅持建管并重,農村改廁到哪里,運行維護體系就覆蓋到哪里,保障廁所建成后持續正常使用。建立健全農村廁所日常巡檢、設備維修等管護機制,同時充分發揮農民主體和村級組織作用,加強自我維護,確保廁所管護層層有人管,事事有落實。鼓勵市縣在管護機制方面進行積極探索,可采取村民自行維護、委托維護等方式開展。
隨便看看:
網友評論:
推薦使用友言、多說、暢言(需備案后使用)等社會化評論插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