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寫:臺北母親節的親情溫度
新華社臺北5月14日電(記者尚昊、章利新)獻上一株康乃馨,走進電影院觀看家庭主題電影,和家人去餐館慶?!?月14日母親節到來之際,在臺北,人們以不同的方式感恩母親,彰顯母愛的偉大,在濃濃節日氣氛中傳遞著脈脈溫情。
在臺灣地區,母親節并非正式公共假日,但民眾對這一節日仍然十分重視。進入五月中旬,位于內湖區的臺北花市十分繁忙。有業者表示,今年的康乃馨產量充足,紫色、桃色、滾邊康乃馨等非傳統色系成為熱門花禮。臺北花市特別設置花藝展區,教大家用康乃馨玩創意,通過巧思傳達對媽媽的心意。
除了康乃馨,百合花、桔?;?、玫瑰等花束的人氣也居高不下。就讀于臺灣大學的古欣平今年為媽媽準備了一束桔?;ǎ€繪制了節日卡片,讓媽媽既驚喜又感動。“桔?;ǖ幕ㄕZ是永遠的愛和不變的愛,把媽媽惹哭了。”她說。
今年母親節前后,臺北市各大影院還上映了《指尖上綻放的愛》等多部家庭生活主題的影片,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觀看。
《指尖上綻放的愛》以真人實事改編,講述了男主角三歲右眼失明、九歲雙眼全盲,在母親的細心呵護和協力照顧下成長成材的故事?!昂苓m合帶媽媽一起去看,是很好的母親節禮物??茨兄鹘侨绾沃厥靶判?、勇敢迎向未來挑戰,深深感受母愛的偉大及不容易。當母親真的辛苦,愿媽媽們母親節快樂。”臺北市民王意棉說。
關于母親的記憶總是獨特而溫暖的。母親節前夕,臺灣作家蔣勛在臺灣圖書館舉行了新書分享會,從食物和味覺的角度懷念母親。疫情期間,蔣勛獨居臺東池上,每天自己買菜做飯,家常的味道把他帶回母親的料理時代,并寫下回憶的散文集。
蔣勛回憶,25歲以前吃到的菜都是母親做的,那時她用一支大板刀、一雙筷子、一個爐灶,就能料理一家八口的三餐。“如今母親不在了,特別懷念媽媽的味道。”
“疫情三年,讓我重新回到母親的時代,也讓我重新思考我們和自然的基本關系?!笔Y勛表示,他要用母親教會的這份愛和思考,向全天下的母親致敬。
母親節前后,一些家庭走進影院、圖書館、劇院、音樂會,共享文化藝術之美,也有不少家庭選擇戶外出行。
與媽媽在圓山俯瞰臺北101全貌,看松山機場飛機起降;與媽媽前往象山親山步道,一同欣賞夜景,消耗卡路里……節前,臺北市政府為市民
隨便看看:
網友評論:
推薦使用友言、多說、暢言(需備案后使用)等社會化評論插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