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浸體驗、聚焦前沿 包含150余場活動的2023中關村論壇25日舉辦
北京5月15日訊(記者佟明彪)15日,國新辦舉行2023中關村論壇新聞發布會。據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介紹,2023中關村論壇定于5月25日到30日在北京舉行,本次論壇的年度主題確定為“開放合作、共享未來”,由國家科技部、發改委、工信部、國資委、中科院、工程院、中國科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八家單位共同主辦,圍繞著國際化、高端化、專業化特色,將設置論壇會議、展覽展示、技術交易、成果發布、前沿大賽以及配套活動6大板塊,將舉辦150余場活動。在論壇期間,將發布一批原創性、顛覆性科研成果和權威性研究報告,舉辦科技服務創新發展專場會、新型實體企業論壇,以及科學家關于硬科普講座等一系列配套活動。
北京市副市長于英杰在發布會上介紹了論壇的籌辦情況:一是彰顯國家級平臺功能。論壇新增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務院國資委3家主辦單位。平行論壇中,由國家部委牽頭或參與主辦的有25場,占比達到45%。中科院、工程院、中國科協等機構也將主辦多場精彩紛呈的活動。
二是緊扣科技發展前沿。論壇將聚焦人工智能、量子科學、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,探討科技創新趨勢,展示最新成果,開展項目路演,發現和挖掘一批顛覆性技術,打造引領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發展的風向標。
三是深化國際開放合作。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將出席,近200家外國政府部門、國際組織和機構參與,包括17位諾獎級嘉賓在內的近120位頂尖專家將發表高水平主旨演講。其中,外籍演講嘉賓占比超四成。
作為今年論壇的重頭戲,會議板塊會有哪些特色亮點?對此,于英杰介紹稱,論壇期間將舉辦55場平行論壇,主要有三個特點:一是探討前沿話題,聚焦工程創新、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,共促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。二是聚焦科技熱點,圍繞創業孵化、科技向善等話題,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。三是推動共治共享,本屆論壇既有思想理念的交流碰撞,又有技術產品的直觀體驗;既有重大成果的首次發布,又有重大項目的簽約落地,目的是讓公眾通過與高水平科學家、企業家零距離交流,充分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。
而六大板塊之一的展覽展示,同樣備受期待。于英杰表示,相比于往年,今年展覽的板塊呈現出三方面特點:一是參展數量多。今年共有650多家參展單位,其中西門子、默沙東等外資企業和機構120余家,中國商飛、中國建材等央企70余家,小米、京東方等科技領軍企業30余家,中科院、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等高校院所及新型研發機構20余家,還有天津、安徽、湖南、廣東等30個省區市參展。
二是創新成色足。以展覽聚焦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,集中展示元宇宙、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腦科學、細胞與基因治療等領域全球最新技術進展和重大成果,包括諸多首發首展項目,長安鏈、量子計算云平臺、開源芯片、類腦計算芯片等全球最前沿的技術成果將集體亮相。
三是互動體驗好。今年的展覽力爭讓觀眾在沉浸式觀展的同時,每看一個單元就能了解一個領域,熟悉一個產業。比如,在機器人展區,既展示芯片、傳感器等核心技術與零部件,也有應用于各行業領域的多功能機器人進行展覽。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展區,可以與車輛充分互動,體驗未來出行新模式。元宇宙展區,通過VR、AR、無線動捕、實物模型等體驗方式進行互動,讓參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。
隨便看看:
網友評論:
推薦使用友言、多說、暢言(需備案后使用)等社會化評論插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