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動縣域經濟跑出高質量
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,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。目前,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偏低、基礎較薄弱,且東西部差距明顯。2022年,我國1800多個縣和縣級市中僅有52個縣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千億元;其中,東部沿海地區占42個,中西部地區僅10個。
產業是發展縣域經濟的根基,推動縣域經濟駛向高質量發展“快車道”,跑出加速度,還需把準3個關鍵點。
一是找準定位,做好頂層設計。一方面,要突出特色定位,確定產業發展方向。選擇與縣域優勢要素相契合的產業發展方向,因地制宜,充分發揮比較優勢。充分發揮政府對縣域產業發展布局的引導作用,通過對產業發展基礎、比較優勢、市場潛力等相關要素進行整體分析和科學謀劃,確定縣域主導產業發展方向,制定產業發展路線圖、任務表。另一方面,確保縣域主導產業發展的連續性,以久久為功的韌性推動產業由小及大、由弱變強。
二是聚焦主導產業,推進鏈式發展。以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,推動主導產業鏈式發展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。根據縣域產業發展特色,推進產業融合發展,延展產業鏈上下游,加速構建特色產業集群,破解縣域產業鏈短之困。按照“上游招下游、下游引上游、補齊產業鏈”思路,梳理縣域主導產業產業鏈、供應鏈的薄弱環節,明晰招引重點,創新招商模式,搭建“互聯網+招商”新平臺,提升縣域招商引資能力,補齊產業鏈短板,破解縣域產業鏈關鍵節點短缺之困。圍繞縣域主導產業培育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,聚焦特色產業,打造一批高成長性的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,破解縣域產業鏈層級較低、市場競爭力弱之困。
三是優化營商環境,激發經營主體活力。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、規范化、便利化、數字化水平,探索實行縣域招商引資重大項目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務,為項目早落地、早開工、早竣工、早達效創造條件;強化要素供給保障,構建縣域人才匯聚體系,依托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,千方百計引進能助力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類人才;提高金融服務創新能力和水平,推動金融設施一體化建設,提升金融助力產業發展質效;完善科技產業化服務體系,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,支持服務科研機構建設。完善法治保障,健全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,加快建設形成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的良法善治營商環境,給縣域各類經營主體吃下定心丸,讓企業敢闖、敢干、敢投。
(作者徐淑芳 單位: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與綠色發展研究所 來源:經濟日報)
隨便看看:
- [頭條]半夏投資李蓓回應基金回撤:最近的確做的不好,但認為是正常波動
- [頭條]上海徐匯“匯聚未來”2023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
- [頭條]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 朱雀二號發射圓滿成功
- [頭條]交通再添新干線 渝南將建新水庫 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
- [頭條]科幻產業正脫穎而出――北京市區企聯動打造重點項目群
- [頭條]華為孟晚舟:個人案件已畫上句號,根據工作需要正常出差
- [頭條]國務院安委會掛牌督辦山東一公司重大爆炸著火事故查處
- [頭條]九部門發文提升中小企業質量標準品牌建設
- [頭條]“刷掌”支付落地大興機場線 多家公司已布局相關技術
- [頭條]第一批四川省科技金融創新基地名單公示 成都銀行、川發展引導基
相關推薦:
網友評論:
推薦使用友言、多說、暢言(需備案后使用)等社會化評論插件